大数据告诉你:你可能看了假的航班“不延误秘籍” |
文章来源:刘浩龙 发布时间:2025-04-05 11:33:21 |
与升级类消费相关的金银珠宝、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1.0%、15.3%和5.9%。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长8.1%。五是绿色转型稳步推进。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1720元,增长5.7%,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4608元,增长6.2%,中位数是平均数的79.8%。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32元,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78元,增长7.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3月份,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4.5%,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331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8%。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投资同比增长9.3%,港澳台商企业投资增长9.0%,外商企业投资增长5.5%。面对复杂局面,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国民经济继续恢复,开局总体平稳。 一季度,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2.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5257亿元,增长8.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3.2%;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13.5%、0.9%和10.6%。数据显示,3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249.77万亿元,同比增长9.7%;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0.6%,超出市场预期;3月新发放的企业贷款利率为4.37%,比上年12月低8个基点。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健货币政策灵活适度,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国内疫情近期多发,服务业等部分行业和小微企业受到一定冲击,生产经营面临困难。对此,邹澜表示,房贷利率下调主要是发生在银行层面。数据显示,3月末,我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0.8万亿元,同比增长24.6%;支持小微经营主体5039万户,同比增长42.9%;投向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29.5%。 预计未来信贷投放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支持经济复苏。14日,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在解读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时表示,我国信贷扩张靠前发力,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全力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和行业企业纾困解难。 在信贷结构方面,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小微企业等重大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阮健弘表示,人民银行将继续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力度,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邹澜介绍,目前,我国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和公积金贷款余额合计超46万亿元,贷款质量整体较好,不良率长期维持在0.3%左右。在信贷结构方面,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小微企业等重大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预计未来信贷投放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支持经济复苏。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健货币政策灵活适度,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同时,人民银行将继续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强化正向激励,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合理提供贷款展期或续贷的安排,扩大普惠小微贷款投放,提升信用贷款和首贷户的比重。疫情发生以来,部分居民收入受到短期影响,存在推迟偿还月供、重新安排还款计划的需求。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持续关注疫情形势,指导银行将延期还款政策落到实处,适当简化业务流程,畅通投诉维权渠道。数据显示,3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249.77万亿元,同比增长9.7%;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0.6%,超出市场预期;3月新发放的企业贷款利率为4.37%,比上年12月低8个基点。 此外,部分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也配合地方政府调控要求,在政策范围内下调了首付比例下限和利率下限。14日,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在解读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时表示,我国信贷扩张靠前发力,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全力支持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和行业企业纾困解难。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对此既要坚定信心,也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新挑战。邹澜认为,这是地方和银行根据市场形势和自身经营策略,做出的差别化、市场化调整。近期,多地房贷利率出现下调,个别地方首付比例也有所调整。一季度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8.34万亿元,在上年同期基数较高的背景下再创新高。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在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如此总结一季度我国主要金融数据表现。国内疫情近期多发,服务业等部分行业和小微企业受到一定冲击,生产经营面临困难。 他介绍,下一步,人民银行将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降低综合融资成本。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表示,下一步要落实落细金融纾困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和行业的信贷资源倾斜,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满足合理的融资需求,特别是避免盲目限贷、抽贷、断贷,支持困难行业企业渡过难关。 3月份以来,由于市场需求减弱,全国已经有一百多个城市的银行根据市场变化和自身经营情况,自主下调了房贷利率,平均幅度在20个至60个基点不等。数据显示,3月末,我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0.8万亿元,同比增长24.6%;支持小微经营主体5039万户,同比增长42.9%;投向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29.5%。 对此,邹澜表示,房贷利率下调主要是发生在银行层面。流动性合理充裕,金融总量稳定增长,信贷结构优化,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因城施策配合地方政府履行好属地责任,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与会企业普遍看好中国长期稳定发展的经济前景和市场潜力,表示将坚持把中国作为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23.4%、60.7%和21.9%。东中西部引资全面增长。 对中国市场的成长性充满信心。与会企业普遍认为,中国正在加快实现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有利于在华外资车企实施电动化战略,不少企业表示将继续在新能源汽车制造和技术研发等方面加大在华投资力度。 商务部表示,将会同相关部门,继续与外资企业加强交流,及时解决困难问题,为企业提供更好服务保障。东中西部引资全面增长一季度我国吸收外资较快增长折射外资坚定看好中国的信心14日,记者从商务部获悉:今年一季度,我国吸收外资实现两位数增长,全国实际使用外资379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6%;按美元计为590.9亿美元,同比增长31.7%,实现了开门稳。 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亮眼成绩单折射外资坚定看好中国的信心。 多家企业认为,去年中国推出了2021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放开了汽车制造领域外资股比限制,为外资车企在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中国坚持开放的决心令人振奋。全国有21个省(区、市)实际使用外资实现了两位数以上增长。高技术产业引资增长较快。日前,商务部召开汽车产业链外资企业座谈会,及时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和政策诉求。 对中国扩大开放政策表示欢迎。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328.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9%。 有企业谈到,尽管2021年汽车产业面临一系列挑战,中国汽车市场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突出,产销量都超过350万辆,同比增长1.6倍。开放的中国大市场,必将为各国企业在华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5.7%,高技术服务业增长57.8%。与会外资企业高度认可中国营商环境和市场潜力 |
相关资料 |